搜尋
探病錦囊
- 探病錦囊
- 探病錦囊︰如何探訪因病厭世的人
- 探病錦囊:怎樣處理病人的投訴
- 探病錦囊:怎樣勸導病人戒除不良行為
- 探病錦囊:他今天心情很差
- 探病錦囊︰如何關顧神智不清的病人
- 探病錦囊︰如何聆聽病人非語言行為
- 探病錦囊︰探病前的準備
- 探病錦囊:怎樣透過聖經話語安慰病人及傳福音
- 探病錦囊︰如何與長者溝通及建立友誼
- 探病錦囊:如何處理「累己累人」的慨歎?
- 探病錦囊:如何帶領未信主的病人祈禱
- 探病錦囊:當病人在你面前哭泣,要怎麼辦?
- 探病錦囊:如何令不願意開口的人說話
- 探病錦囊:臨終關懷探訪需知
- 探病錦囊:當遇上恐懼的病人
- 探病錦囊︰如何探訪有民間信仰的人
- 探病錦囊︰當遇上憤怒的病人
- 探病錦囊:有家人在場時怎樣作探訪
- 探病錦囊:如何陪伴剛離世者家屬
- 探病錦囊:如何探訪手術後的癌症病人
- 探病錦囊:如何陪伴經歷小產的父母
- 探病錦囊:如何探訪老年癡呆的人
- 探病錦囊:如此我「去」—初次探訪
- 探病錦囊:如此我「聽」─聆聽與同理心
探病錦囊:如此我懼 - 手術前探訪
- 探病錦囊:如此我「在」- 牧養中風病患者
- 探病錦囊:如此我「痛」-關顧離世者的家人
- 探病錦囊:如此我想:關懷精神及情緒病患者
- 探病錦囊:從痛楚難耐到紓緩苦困
- 探病錦囊:當遇上不說話的人
- 探病錦囊:向民間信仰者分享福音
- 探病錦囊:探訪忐忑等候的對象-從焦急難耐到安然交託
- 探病錦囊:探訪「欠缺反應」的對象 -- 從計較效益到愛的彰顯
- 探病錦囊:當遇上情緒繃緊的病人和家屬
- 探病知心:誰能明白孕婦心
- 探病知心:小小年紀,就要經歷痛苦……
- 探病知心:真抱歉,化驗報告顯示…
- 探病知心:從此以後, 我不再可以……
- 探病知心:醫生說,我的癌症復發了……
- 探病知心:照顧了他多年,很累了……
- 探病知心:檢查可以發現更多
- 探病知心:醫生叫我考慮…
- 探病知心:時好時壞,耐心不懈!
- 探病知心:舊病復發的關懷
- 探病知心:當他還未預備好離開
- 探病‧反思:讓生死兩相安
- 探病‧反思:當所愛的人驟然死去.....
- 探病‧反思:當我愛的人沒有反應…
- 探病‧反思:坐多一陣 陪多一會
- 探病‧反思:當我愛的人失去自理能力
- 探病‧反思:當我愛的人自尋短見
- 探病‧反思:當醫生告訴我要盡早檢查
- 探病‧反思:當醫生告訴我患了癌症
- 探病‧反思:「當醫生告訴我已無藥可救……」
- 探病‧反思:當醫生告訴我患了抑鬱症
- 探病‧反思:當醫生告訴我搶救無效的時候
- 探病‧反思:當醫生告訴我要作好準備
- 探病‧反思:我在紓緩病房遇見上帝寶貝的女兒
- 探病‧反思:我在婦科病房遇見她
- 探病‧反思;我在千瘡百孔的生命中遇見祂
探病錦囊:如此我懼 - 手術前探訪 |
![]() |
楊倩雯 (香港浸信會醫院院牧)
「唉 ,快要被醫生切除我的膽!」一位pre-op1 (手術前)的病人說。我們會如何回應他/她呢?我們曾否關心過要接受手術的病人?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探訪經驗,我們是在病人手術前還是手術後關心他/她呢?懼怕—真是病人手術前會出現的心聲嗎? 「究竟手術係點㗎?」「究竟麻醉後會幾時醒?」「件手術袍只係咁,裡面咩都無得著喎!」「手術室係點㗎?」「係咪推落去就即刻做?」「究竟會係點開刀?」「做完會唔會痛?」「仲要等幾耐呀?快啲做完就唔駛煩。」「會唔會有疤痕呢?」 普遍來說,手術病人所關注的是:手術及麻醉的方法順利與否、手術前的裝束、手術室的環境、氣味、人物、手術前後疼痛的程度及手術後的康復程度等等,這些顧慮的事情往往成為他們在接受手術前的心靈擔子。那麼,我們為何要關心探訪手術前病人呢?又有甚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? 牧養原則 1. Presence (同在) 上帝要透過關顧者有形的同在,透過手術前的探訪關心,幫助病人紓緩焦慮,並且將平安帶給他們。如果我們能建立了獨特的術前關顧關係,更可深化手術後的探訪關懷。 注意事項 作為一個關顧者,我們必先留意以下兩點:
除了以上兩點外,還有以下四樣重要的事宜:
1. 醫護人員一般稱手術前為pre-op,即pre-operation的意思。
|